美國教育病入膏肓 將被中國趕超
1979年6月,中國曾派一個訪問團,去美國考察初級教育。回國後,訪問團寫了一份三萬字的報告,在見聞錄部分,有四段文字:
1、學生無論品德優劣、能力高低,無不趾高氣揚、躊躇滿志,大有“我因我之為我而不同凡響”的意味。
最後,在結論部分,是這麼寫的:美國的初級教育已經病入膏肓,可以這麼預言,再用二十年的時間,中國的科技和文化必將趕上和超過這個所謂的超級大國。
在同一年,作為互訪,美國也派了一個考察團來中國。他們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幾所學校後,也寫了一份報告,在見聞錄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1、中國的小學生在上課時喜歡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師發問時,舉起右邊的一隻,否則不輕易改變;幼稚園的學生則喜歡將手背在後面,室外活動時除外。
在報告的結論部分,他們是這麼寫的:中國的學生是世界上最勤奮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們的學習成績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同年級學生比較,都是最好的。可以預測,再用二十年的時間,中國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將把美國遠遠地甩在後面。
25年過去了,美國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養了五六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近二百位知識型的億萬富豪,而中國還沒有一所學校培養出一名這樣的人才。
--------------------我是分隔線---------------------
為什麼說上面這篇文章是個笑話呢??
首先兩邊的報告中主要描述的都是學習態度的問題,
可是學習態度並不是影響學習結果的唯一條件,
這種忽視其他影響因子的研究報告,
不要說是考察團了,
就是稍有判斷力的人都不會做出這樣的結論,
可見上面的文章根本就不是什麼研究報告,
可能只是某個人所寫的類似寓言故事的文章,
這種
『把想要引導的結論用描述現象的方式陳述,以誘導聽眾做出期望的判斷』
是很多演說家喜歡使用的一種演說技巧,
最近我在很多的電子郵件的文章中見到,
我對他的影響感到憂心,
因為這種方式所產生的結論往往讓對方深信不疑,
(因為對方會以為是自己判斷出的結論,而忽略了作者暗示性的誘導)
可是因為是單一方向的灌輸,
缺少質疑者相對的意見,
很容易造成讓訊息接收者誤信其中的論斷!!
其次,
文章最後用諾貝爾獎的得獎人數以及知識型的億萬富豪人數來評論一個國家的教育,
這更是荒謬,
這兩個目標很明顯的必須要有更強大的國力以及社會力的支撐,
許多歐洲的國家,因為國家的規模無法跟美國抗衡,
所以即使教育辦的很成功,而在這兩個項目上仍然落後美國許多,
也就是說以這兩個標的來衡量一個國家的教育水準根本就有問題!!
綜觀整篇文章中的邏輯,
他做出下面的推論:
學習態度=教育成敗=國家科技文化實力
各為覺得以上的推論沒問題嗎??
這麼說吧!下面這個例子也許可以幫忙說明一下:
一艘船的水手很認真程度=一艘船航行的速度=這艘船跨越海洋的速度
那.......如果船隻大小要不要考慮呢??
船長的領航方向要不要考慮呢??
最後,如果25年前兩邊真的作出了這樣的研究報告,
也就是我的懷疑完全是錯的,
那.........我只能說:
我無言了.....@@
PS:
根據我的經驗,
受到教育制度影響最大的是一般的人,
對於頂尖的天才們可以產生的影響有限,
造成這些頂尖的人們願意投入科技或是文化領域主要是來自社會的價值觀,
例如台灣的頂尖人才主要流入了醫學界以及半導體業!!
.........以上插播